褚时健:我90岁还在奋斗,请你先别急着放弃
发布时间:2019/9/16 14:48:18 打印 收藏 浏览量:191
很少有人不佩服褚时健。他青年从政,中年从商,退休前夕从巅峰摔落,锒铛入狱。74岁那年,他与妻子包山种橙, 花了十年时间让“褚橙”从云南红到北京,创造了新的传奇。73岁一无所有,85岁已是亿万富翁。
1
60秒回顾褚老的一生
褚时健到底有多牛?一句话:烧不死的鸟是凤凰。
褚时健去世后,马云对新京报说:我很钦佩他,在他身上能感受到企业家精神,他是一个了不起的人。
王健林向褚时健亲属发唁电称:先生的离世,是中国企业界的重大损失。
褚时健到底多牛,能成为企业家中的企业家,创业家的偶像?
谈钱的时代,我也俗一把,咱就先说一点:
褚时健51岁接手频临倒闭的县城小卷烟厂,并一举把它打造成亚洲第一、世界第五的烟草帝国,红塔在褚时健时期,为国家贡献的利税至少有 1400亿,最高时候一年纳税近 300亿。
这是什么概念?2014年阿里纳税才刚破 100亿大关,褚时健 20年前就做到了。
为什么说褚时健是个传奇,我们花60秒快速回顾一下他的一生:
1928年1月23日:褚时健生于云南玉溪;
1949年21岁:入云南武装边纵游击队;
1955年27岁:结婚,任玉溪行署人事科长;
1958年30岁:被打成右派,下放农场改造;
1979年51岁:任玉溪卷烟厂厂长;
1987年59岁:玉溪卷烟厂成为行业第一;
1994年66岁:被评为十大改革风云人物;
1995年67岁:被匿名检举贪污受贿。女儿褚映群和夫人马静芬已经被关在洛阳监狱;12月1日,女儿褚映群在狱中自杀;
1999年71岁:因巨额贪污和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被判处无期徒刑、剥夺政治权利终身;
2001年73岁:减刑为有期徒刑17年。同年5月,因严重糖尿病获批保外就医,回到家中居住养病,并且活动限制在老家一带;
2002年74岁:保外就医的他向老朋友修借钱承包了一片2400亩的荒山,种起了橙子;
2011年83岁:刑满释放;
2012年84岁:种橙第10年,褚橙首次大规模进入北京市场;
2015年87岁:褚橙遭遇质量危机;
2016年88岁:为提质量,砍掉3.7万颗橙树;
2018年90岁,成立云南褚氏果业,任董事长;
2019年3月5日13点20分,去世,享年91岁。从“烟王”到“橙王”,一代传奇落幕。
万科创始人王石说:他是我最敬佩的企业家!
人生总有起落,精神终有传承。
褚老的事迹值得流传,他创造的价值,值得所有人敬佩。
2
别总急着放弃,要20年见成功
现在年轻人的知识面、信息量比我们那时强多了,但年轻人的特点还是一样:把事情想得很简单,急于见成效,缺乏耐性。
有一次,一个年轻人从福建来找我,说自己大学毕业六七年了,一件事都没成功。他是性子急了,目标定得很高,想“今年一步、明年一步,步步登高”。
我对他说:你才整了六七年,我种果树10多年了,你急什么?
我开始也急,也想马上成林、马上有利润,种了两年树,还是满山红土,橙子销售到了2007年还不好。但是我历经几十年,在进入七八十岁时,就有点耐心了。
现实教育我们,果树每年只能长这么高,肥料、水源等问题都是原来想不到的,所以急不得。
年轻人现在不过二三十岁,人生历程还很长,要20年见成功,也不一定每个人都要做大事业。
困难多,搞好一点,信心就大一点,只有这样走,一步一步来。比如橙子,只要一公斤能赚一分钱,上万吨就能赚多了。你想心急,就做不成。
以前有不少人在社会变动的时代抓住机会,一下发了大财,比如搞房地产。还有人靠亲戚、靠父母,现在财富很大,我也认识。
但现在这样的时代已经过去了。即使是靠机遇、靠父母,我也认为他将来守不住。只有靠自己一步一步的去磨练,增长自己的底蕴技能。
这几年,不少20多岁的年轻人跑来问我:“为啥事总做不成?”我说你们想简单了,总想找运气、靠大树,没有那么简单的事。我90岁了,还在摸爬滚打。
3
会动脑,看好机会,打牢基础
国家要转型,始终要靠人来破解难题。很多人两下整不成,就想散场算了?这不行。要坚持下去,莫怕苦,多动脑筋。
脑子不活也不行。我老伴就说我,如果搁一块地在我面前,它为啥比两边的地产量好?
别人不关心,我看到了就一定要研究。人不去试,方法不会出来,一点点摸索才出来。
机会始终是有的,你不注意,它就过去了。种橙子的人不少,但今天可以说,要像这样种好上千亩的还不多见。(小千吐槽:昨天竟然还有人在后台留言说IT迟早要被淘汰,褚老的话就是最好的回复)
有的人来我的果园看了一次,回去就开了八九万亩的新果园,但我看来,基础没打好,后头要吃亏。
像今年我们碰到的难关,十几年没遇过。连续高温一个多月,果子都被晒掉了。但你看我们的五条管道从对面大山来,面对高温,果园有水维持。别的果园如果基础不好,损失就大。
而我们还能保住和去年一样的产量,就是因为农业基础打实了。这个也是年轻人最难理解的。
人在年轻时,要先学会吃苦,要实实在在挣钱,才能拿得住。就像搞农业,如果你质量搞不好,经过一个周期,10元资产就变8元了。
4
多学习、多做事,心里才有底
我这个人,愿意多做事,不愿意多说话。一个人如果庸庸碌碌的活,我相信是不会有什么人生经验的。
回想这么多年来,我自己做的最问心无愧的就是:没有庸庸碌碌地生活。我十几岁在家乡时就帮着母亲谋生,从那时起,我就没有闲下来过,更没有混过日子。
几十年来,我扛过枪打过仗,也曾经在政府机关任职,后来则是长期做经营企业的事情;曾经有过人人都羡慕的辉煌,也跌落到人生最低谷过。
不管在什么阶段,在什么年龄,我都在全心全意地做事,一个人不虚度时光,要对国家对社会有贡献,人生才有价值。
我这个人,做事讲求踏实和认真。我从来不认为自己是个天才。但我一直是个实实在在做事的人,而且我有十分的认真态度,做哪一行就尊重哪一行的规律。
学习多、了解多、实践多,心里就有足够的底气。无论以前在玉溪卷烟厂还是今天种橙,我取得的一些成绩,总有人说“学不会”。其实,只要你努力掌握事情的规律,并且有认真、精益求精的态度,我觉得完全可以学会。
我觉得我并没有做什么了不起的事情,我所做的,都是尊重规律,恪守本分。
曾经有人评价我是这个国家最有争议的人之一,我的人生的确也起起落落。
不过,活到今天,我觉得一切都是经历,都是财富。没有那些得到,没有那些打击,就没有今天的褚时健。
我人生里没有服过输的时候,但我都是和自己较劲。我希望我的人生价值都体现在当下,而不是昨天曾经如何。
岁月流逝,不知不觉我也是年近90岁的老人。命运待我很宽厚,让我在经历过这个国家和民族半个世纪的跌宕起伏之后,还能看到今天翻天覆地的盛世景象。
今天的年青一代比我们要幸运很多,我们这一代人,人生中有很多妥协的地方,但今天的年轻人可以更多地做自己。
古人曾有言,活到老学到老。而褚时健却将这句话推达到新境界——活到老工作到老。
王石曾经说过他这辈子唯一敬佩的人,就是褚时健。每年都到荒山上去看望褚老,有时候还会劝他一句都九十岁的人了,要注意身体,不要一直折腾。
褚老笑呵呵回答王石:
“我不期望别人在说起我的人生的时候有多少褒扬,我只希望人家说起我时,会说上一句:‘褚时健这个人,还是做了一些事。’”
- 上一篇:西点军校22条军规,请收藏,每天读一遍
- 下一篇:互联网大佬为什么爱唱歌?
- 用户留言